周熙婷,1981年1月出生,硕士。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声乐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中国明史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会员、滁州市音乐家协会声乐委员会副会长、滁州学院凤阳花鼓研究所成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民歌市级传承人。讲授课程《声乐》、《声乐理论》。研究方向:声乐、民间音乐。
长期从事凤阳花鼓和凤阳民歌的研究工作。多次赴凤阳进行田野调查,收集整理凤阳花鼓和凤阳民歌200多首。在央视播出的凤阳花鼓记录片《花鼓纪》中,收录其课堂教学“抗战中的凤阳歌”和“日本清曲中的凤阳歌”。把地方民歌引入高校声乐课堂,排练凤阳民歌小合唱《大姐门口一棵槐》、《八段景》。2020年9月应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成功举办“国家级非遗凤阳民歌专题学术讲座暨音乐会”。
指导学生获奖:
2016年“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安徽赛区展演”声乐比赛一等奖;
2016年第三届“‘中俄杯’国际声乐、钢琴、小提琴大赛”声乐优秀奖;
2017年“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安徽赛区”声乐二等奖;
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研究——以凤阳花鼓为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课题:
主持科学研究项目5项,包括院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1项、省级一般项目2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主要有:《原生态凤阳花鼓曲目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凤阳花鼓保护对策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民歌研究》、《明代凤阳民歌传播中的官府行为研究》、《明代官府行为对凤阳民歌传播的影响研究》。
著作:
独著《原生态凤阳花鼓曲目研究》,与裘新江教授合著《凤阳花鼓戏》,参编《凤阳民歌》,担纲《凤阳花鼓全书》副主编、《词曲卷》主编、《文集卷》副主编、《音像卷》主编。《凤阳花鼓全书》获得“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论文:
《声乐教学中歌词朗诵的重要性探究》、《声乐教学中演唱技术与演唱情感的互动》、《论凤阳民歌的非遗特质和保护传承——〈以王三姐赶集为例〉》、《中国经典民歌〈王三姐赶集〉考述》、《凤阳花鼓戏戏曲音乐探析》、《凤阳花鼓戏剧目考》、《明代官府行为对凤阳民歌传播的重要影响》、《凤阳花鼓音乐与明清俗曲关系考述》、《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思考——以凤阳民歌为例》、《明代官府音乐在凤阳民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卫调的形成与传播考述》、《论高校声乐教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凤阳花鼓与明清俗曲寄生草曲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凤阳花鼓保护对策研究》等。论文《凤阳锣鼓与花鼓灯锣鼓》(合著)获安徽省蚌埠明文化研究会“201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初审:周子翔 通讯员: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