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滁州学院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和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挂牌仪式在滁州学院举行,滁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曦,滁州市文广新局艺术科科长、滁州市文化馆馆长、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郑德泉,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何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唯一传承人孙凤城,凤阳县县委宣传部科长刘丽丽,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滁州学院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所长李道琳,滁州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鲍伟以及相关领导、教师参加了仪式,滁州学院科技处处长诸立新主持仪式。
程曦在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滁州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传统花鼓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深入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一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挂牌标志着学校在凤阳花鼓研究方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程曦表示,研究所和基地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搜集和录制凤阳花鼓现有活态音乐资源;二是使用舞台车做好凤阳花鼓传播工作;三是对凤阳花鼓音乐进行再创作与新创作;四是集取各类资源建立凤阳花鼓艺术展览馆;五是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做好省级、校级凤阳花鼓课题研究,并努力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争取获批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科研项目。
孙凤城作了发言。她表示自己与滁州学院师生间的合作已近十个年头,滁州学院将“凤阳花鼓”作为特色课程精心打造,让这项艺术在青年学子中寻觅知音,身为滁州学院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看到了凤阳花鼓的发展前景,倍感欣慰。为表示其本人对于凤阳花鼓艺术赤诚之心,孙凤城特地带来30只凤阳花鼓,赠予滁州学院凤阳花鼓艺术团的师生,以此激励广大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而不懈奋斗。
郑德泉作了讲话。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在于传承,滁州学院在传承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了不懈努力,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省、市相关部门将为各方面文化传承工作人员提供经费保障、给予大力支持,他希望滁州学院师生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为凤阳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滁州学院高度重视花鼓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先后成立“凤阳花鼓研究所”研究凤阳花鼓文化艺术形态,开设特色课程向学生传授花鼓技艺。2007年,该校成立“花鼓艺术团”,由音乐学院百余名师生组成,旨在传承和发扬“凤阳花鼓”、“安徽花鼓灯”两种传统艺术形式。2011年起,艺术团获批承担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先后赴安徽省委党校,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省内十多所兄弟院校,驻滁部队以及农村、社区、企业进行演出。八年来,艺术团共演出百余场次,观看人数达20余万人次,在滁州本地乃至安徽省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力传承和传播了花鼓艺术,繁荣了校园文化,传递了正能量。